新疆展鴻圖鋼結構有限責任公司
聯系人:柯美福
手機:13999139336
座機:0991-3304567/4643277
傳真:0991-3304159
Q Q:411298600
網址:zjyuanding.cn
公司地址:米東區化工工業園經三路
鋼結構基本原理第一章 序言1、 鋼結構的長處: (1) 強度高、重量輕; (2) 材性好,牢靠度高; (3) 工業化程度高,工期短; (4) 密封性好; (5) 抗震功能好; (6) 耐熱性較好; 2、 鋼結構的缺點: (1) 鋼材價格相對較貴; (2) 耐銹蝕性差; (3) 耐火性差; 第二章 鋼結構資料1、 鋼結構對鋼材的要求: (1) 有較高的強度; (2) 塑性好; (3) 沖擊耐性好; (4) 冷加工功能好; (5) 可焊性好; (6) 耐久性好; 2、 屈服點和流幅是鋼材的很重要的兩個力學功能目標,前者是表明鋼材強度目標,后者表明鋼材塑性變形目標。 3、 鋼材的作業功能: (1) 在規劃時取屈服點為鋼材能夠達到的最大應力; (2) 鋼材契合理想的彈塑性本構; (3) 鋼材損壞前的塑性變形很大,差不多等于彈性變形的200倍; (4) 屈強比能夠看做衡量鋼材強度儲備的一個系數,屈強比越低鋼材的安全儲備越大。 4、 伸長率不能代表鋼材的最大塑性變形才能,但丈量斷面收縮率時簡單產生較大的差錯。 5、 鋼材的塑性目標比強度目標更為重要,塑功能夠調理初始缺點。 6、 時效現象:在間歇重復荷載下,鋼材屈服點進步,耐性下降,并且極限強度也稍微進步。 7、 疲憊:屢次重復加荷后,鋼材的強度下降。 8、 第四強度理論(折算應力):
修改
9、 鋼材的抗剪屈服點為抗拉屈服點的0.58倍。 10、 耐性:鋼材在塑性變形和開裂過程中吸收能量的才能,是衡量鋼材抗沖擊功能的目標。 11、 冷彎功能:鋼材在冷加工產生塑性變形時,對產生裂縫的反抗才能,是衡量鋼材力學功能的綜合性目標。
12、
13、 可焊性好是指焊縫安全、牢靠、不產生焊接裂縫,焊接接頭和焊縫的沖擊耐性以及熱影響區的延伸性(塑性)和力學功能都不低于母材。
14、 碳當量是衡量普通低合金鋼中各元素對焊后母材的碳化反應的綜合功能。
15、 塑性損壞:也稱延性損壞。
16、 脆性損壞:損壞前無顯著變形,平均應力小。
17、 剪應力先超越晶粒的抗剪才能,將產生塑性損壞;拉應力先超越晶粒的抗拉才能,將產生脆性損壞。
18、 影響鋼材脆斷的直接因素是裂紋尺寸、效果力和資料的耐性。
19、 進步鋼材抗脆斷功能的首要辦法:
(1) 加強施焊工藝辦理;
(2) 焊縫不宜過分會集,施焊時不宜過強束縛,防止產生過大剩余應力;
(3) 進行合理細部結構規劃,防止產生應力會集;
(4) 挑選合理的鋼材;
20、 疲憊損壞:鋼材在接連重復荷載效果下,應力雖然還低于極限強度,甚至還低于屈服點,也會產生損壞。屬于重復荷載效果下的脆性損壞。
21、 疲憊極限:應力循環即便重復無窮屢次,試件依然不會損壞。
22、 損害:塑性損害、疲憊損害、材質改變、蠕變損害等。
23、 化學成分影響鋼材功能:
(1) 碳:屈服點和抗拉強度進步;但塑性和耐性,特別是低溫沖擊耐性下降,可焊性、耐腐蝕功能、疲憊強度和冷彎功能顯著下降。
(2) 硅:用以制成質量較高的鎮靜鋼。適量硅可大為進步強度,而對塑性、沖擊耐性、冷彎功能及可焊性無顯著影響;過多則下降功能。
(3) 錳:適量進步強度,消除熱脆,改善冷脆傾向;過量使鋼材脆硬,下降抗銹性和可焊性。
(4) 釩:進步強度和抗銹性,不明顯下降塑性,有時有硬化效果。
(5) 硫:大大下降塑性、沖擊耐性、疲憊強度和抗銹性,高溫變脆產生裂縫——熱脆。
(6) 磷:進步強度和抗銹性,但嚴重下降塑性、沖擊耐性、冷彎功能,冷脆。
(7) 氧和氮:氧熱脆,氮冷脆。
24、 沸騰鋼:錳作脫氧劑,塑性、耐性、可焊性較差,簡單發時效和變脆。
25、 鎮靜鋼:硅作脫氧劑,成品率低,成本較高,屈服點高、沖擊耐性好、冷彎功能、可焊性、抗銹性好,時效敏感性較小。
26、 鋼材經熱軋后,因為不均勻冷卻會產生剩余應力,一般在冷卻較慢處產生拉應力,冷卻早的當地產生壓應力。剩余應力自平衡。
27、 硬化:在重復荷載效果下,鋼材彈性極限有所進步。
28、 藍脆現象:在250℃左右時,鋼材抗拉強度進步而沖擊耐性下降。
29、 低溫冷脆:當溫度下降到某一數值時,鋼材的沖擊耐性忽然急劇下降,試件斷口產生脆性損壞。
30、 在一般情況下,因為結構鋼材的塑性較好,當內力增大時,應力分布不均勻的現象會逐步陡峭。
31、 選用鋼材的原則:
(1) 結構的類型及重要性;
(2) 荷載的性質;
(3) 連接方法;
(4) 結構的作業溫度;
(5) 結構的受力性質;
(6) 結構形式和鋼材厚度;
第三章 鋼結構的可能損壞形式
1、 鋼結構可能的損壞形式:
(1) 結構的整體失穩;
(2) 結構和構件的部分失穩;
(3) 結構的塑性損壞;
(4) 結構的脆性開裂;
(5) 結構的疲憊損壞;
(6) 結構的損害累積損壞;
第四章 受拉構件及索